下载房天下APP

扫码下载房天下APP

房天下 > 百科 > 代持

代持相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代持
别名
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

编辑 上传视频 代持

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代持是指找机构或者个人代为持有股权、债券等签订协议的行为,一般都是不能直接持有。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法律性质

所谓股权代持,也被称为委托持股、隐名持股、股权挂靠,是指实际出资人(即被代持人)与名义出资人(即代持人)以协议或其它形式约定,由名义股东以其自己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由实际出资人履行出资义务并享有投资权益的一种权利义务安排。

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如果说股权代持还带有一定模糊性的话,股权信托则是一个较早为人们所熟知并被很多信托投资公司应用的概念。股权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某公司的股权移交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定向投资于某公司,受托人因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取得的收益,归属于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虽然股权信托与股权代持都是委托人将股权委托给名义持有人持有,但股权代持相对于股权信托的概念外延要宽泛许多,如股权信托关注的是股权的收益,而股权代持则更多关注股权持有方式的隐蔽;股权信托注重信托人的具体管理运作,而股权代持多注重股权的归属;股权信托可操作的空间受到很多限制,迄今信托投资公司也多用于职工持股中,而股权代持方式有多种多样,操作更加灵活。股权信托在证监会的文件中多有涉及,也非本文重点,故在此不多赘述。

价值判断

在关于对股权代持的看法上面,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形式说和实质说两种。形式说认为,从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应仅将名义出资人视为公司股东。因为如果对有限责任公司来讲,其有非常浓厚的人合性质,我国公司法赋予公司股东在股权转让中的表决权及优先购买权即无非不是强调公司的稳定性。即使针对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因为经营者的诚信和经营状况的透明度直接影响到股市信心和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披露程度不可谓不高,如果任由股东采取股权代持之方式,势必造成证券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而实质说则认为,从当事人意思自治角度出发,只要没有触及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公共道德、公序良俗,交易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尽量予以满足和保护,而不能简单地凭登记或公示片面的违背交易者的真实愿望。

韩国商法第332条第2款规定:“经他人承诺而以其名义认购股份者,承担与他人连带缴纳的责任。”该条款在明确名义股东出资义务的同时,也明确了实际出资人的相关责任,从理论上侧重于实质说。 《香港公司条例》第2条、第28A条、第128条同时提及了“代名人”的概念,该条例第168条中对代名人持有股份进行了肯定:“由代名人代表受让人公司持有或收购的股份;或(如受让人公司是某个公司集团的成员)由同一公司集团的成员公司持有或收购的股份,或由代名人代表该成员公司持有或收购的股份,均须视为由受让人公司所持有或收购。……” 由上可以看出,香港公司条例虽然没有直接规定“代名人”与被代名人之间的法律责任界定问题,但在实质上确立了代名人的合法法律地位,在理论上倾向于实质说。

与其他法域相继接受或规制“股权代持”这个概念相比,我国立法的空白仍是一个遗憾。通观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乃至其他规范性文件,迄今没有有关股权代持的任何规定。唯独对该问题有所涉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下半年刊出的《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其中第19条如此规定:“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的,其约定不得对抗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以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 该征求意见稿中对股权代持所持有的观点在立法上显然已更接近于真意主义和实质说,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倾注了更多关注,然而遗憾的是该规定迄今尚未被正式颁布。

法律关系构建

近代以来,法学者在关注个体和社会的基础上将法律区分成公法和私法两个部分。商法领域内,基于商业活动开展的自由性或在对交易安全的考虑过程中也渐渐区分出个人法和公共法两个概念。我们在探求股权代持的性质以及在实务造作时,同样面临着区分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才能确定其最终的法律效力的问题。应该说,股权代持的效力在未分析其具备的具体法律关系前其效力是不确定的。

股权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法律关系,第一种是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二种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三种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外第三人之间的关系。第一种关系仅涉及两个个体,属于个人法范畴,所以如果两者出现争议,只要能证明两者存在股权代持关系,则实际股东的出资至少应从债权角度上得到确认。但问题是,股权对实际股东来讲往往比因代出资产生的债权更为重要。在实际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身份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应视股权代持合同的约定,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实际股东为真正股东并享有股东权益、承担相应股东义务和责任,则应应认定实际股东为真正股东。

但笔者认为,虽然股权代持关系建立在实际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但处于对公司稳定性的综合考虑,第二种法律关系的考量变不可避免。所以,如果实际股东隐瞒身份,名义股东按照实际股东的意志出面行使股东权利,在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对实际股东对股权代持事项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维系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和保护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应鼓励确认实际股东的股东身份。如果实际股东虽然通过名义股东隐名,但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知悉实际股东的存在,实际股东直接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获其他股东因知情而丧失了为保护公司稳定性的抗辩理由,而且实际股东以其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事务后,已不允许公司将实际股东的人格否定,而应同样从维护公司稳定性角度承认实际股东为真正股东。

由于我国尚未因入“代名人”或“股权代持”等相关概念,所以法院在处理类似纠纷中应要求公司变更实际股东为登记股东。在第三种法律关系中,保护真正权利人和保护善意第三人是一对矛盾。在这个信息纷繁芜杂的世界,要求交易者探究公司登记之外的隐名股东几乎不可能,也不利于保护交易安全,正是因此,近代民法理论才确立了善意取得、保护善意第三人、表见代理等民法基本原则。所以,当股权被名义股东擅自出让,实际股东无权以名义股东未取得其同意为由进行抗辩,同样,当名义股东因出资不实或其他原因被追讨股东责任时,也无权以自己不是实际股东为由进行抗辩。另外,当第三人有正当理由不知晓工商登记的内容并视实际股东为股东,则实际股东不得以非登记股东为由进行抗辩。

诚然,倘若隐名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法律,如有些是为了享受外资优惠政策而使外国公司或个人代持中国公司或个人的股权,有些是为了回避法律的人数和行业限制,有些是为了取得税收优惠。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违反法律规定的约定是无效的,因此隐名股东的资格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2004年10月太平洋保险集团在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其后太保集团收到保监会的整改通知,为此太保集团与北京实德投资有限公司做出了相关的代持股安排。但笔者认为,因为太保集团规避了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不得对非保险业进行投资”的相关规定,该代持股的安排很难得到合法确认。

在早期的《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曾经刊出过上海市地方法院审理的涉及确认股东权的几个案例,虽然实际股东因出资持有所谓的内部“股东凭证”,或是签署了章程、参加了股东大会,但最终因为没有履行工商登记手续或实质上没有完成法律规定的其他股东认定手续,而最终在案件中败诉。可见几年前上海市地方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中更倾向登记主义和要式主义。2004年8月5日,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由创新技术研究引发的股东权纠纷案,中科院五名老专家将与之合作的北京市依斯机电技术研究所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股权委托代持关系。迄今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笔者认为,如果所投资公司的其他股东能提供证据认可五院士的真实股东身份,且五院士与被告间的合同在陈述真实股东和相关权利义务承担上清楚明确,则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应认定五院士的真实股东身份。

股权代持作为一种股权处理方式无疑将继续存在下去,即使其操作结果在现阶段仍存在未知数,即使此类争议和诉讼案件仍在继续。有鉴于此,希望我国相关最高立法和司法机关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为股权代持的规范运作提供法律性依据。

风险

1.代持人出于私心,想占有代持房产。房价的持续上涨,难免让人产生非分之想。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建议要对代持人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其品格为人、经济实力、信用状况。

2.代持人出售、抵押。如果代持人将代持的房产转让或抵押给第三人,除非实际购房人能够证明该受让人、抵押权人不是善意取得,否则,因代持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代持人对房产的转让、抵押行为有效,出资人可能丧失其房屋所有权

3.第三方风险。如果代持人在代持期间对他人有债务不能清偿,则该房产有可能被查封甚至进而被拍卖,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购房人即使提出执行异议,但是否能被法院支持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4.不能过户风险。如涉及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行政限制措施或实践操作等方面障碍,实际出资人在将来想把代持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时,有可能操作起来非常因难或根本无法办理。

防范措施

1、签订好购房代持协议。 在协议中应把双方的地位以及权利义务约定清楚,特别要约定好房屋权属的归属及产权过户的时间及代持人违约责任、承担责任方式、计算标准,并避免出现措辞不清、语焉不详的情形。

提示:对于从开发商处购买的一手房,出资人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签订委托合同,约定名义产权人委托实际出资人办理交房和验收手续。

2.抵押措施。出资人可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并以该房产为该笔借款作抵押担保,由出资人作为第一抵押权人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并将房地产权证交由出资人保管。另外,建议双方可协商,适当调高借款金额以期能够全部覆盖房产市价,并留有一定的涨幅空间,以防止该房产价格上涨后存有剩余价值,名义产权人可能将该房产其余部分价值再行抵押。办理完成房产抵押登记后,最好能将房产证原件交由出资者保管,即使名义产权人拟擅自转让、抵押、租赁该房产,也会对其产生一定阻碍。

3、保留好证据。实际出资人在购房时最好保证资金从自己处直接支付给售方,并保留所有票据、证件在自己手中。如确实不能采取这种方法,至少也要要求代持人向自己出具支付款项的欠条,以防将来在主张权利时有书面依据。此外,保留房产所有权证、购房发票等文件,也至少能给代持人在转移房产的程序上制造一些困难。

4、担保措施。如有可能时,考虑代持人为履行代持协议向实际购房人提供担保。

杭州千万级江景房事件

最近,阿里拍卖上同时挂出了3套中海御道的法拍房(含4个车位)。

评估价均超过1500万元,但因涉及刑事案件,按规定“1元起拍”。

前段时间,有媒体曾报道过这批房源背后牵扯的金融大案,而本网记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实际上不止如此,这背后竟还上演着“代持”的戏码。

【代持:不符合购房政策或不愿意出面的购房者(出资人),借符合购房条件者(产权人)的名义,由自己出资购房,在不动产权簿上登记名义产权人的行为。】

相关资讯(654条)

查看更多
  • 代持人起诉代持无效、房产归己所有,借名人滚出代持房屋!

    作者|张茂荣 房地产争议解决专家、信荣律师团队 首席律师 主攻:重大疑难复杂房地产纠纷、小产权房(含农民楼、历史违建、绿本房)拆迁、买卖、析产、继承纠纷 刚接手的一个借名买房案子直接惊掉了笔者的下巴: 代持人发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代持协议...

    来源自信荣房地产律师团队阅读人数732022-04-14

  • 香港名媛惨遭碎尸烹煮,房产代持是祸根!

    最近香港名媛的凶杀案,看得南房叔头皮发麻,凶手一家行径之恶劣,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 据媒体报道,这家人本来就已经劣迹斑斑,但最后动杀机下狠手,犯下震惊全国的惊天罪案的原因,原来是房产圈里面常见的一种操作——代持! 说起代持,简单地说...

    来源自郑大源阅读人数182023-03-08

  • 震惊!股权代持“罗生门”!上市公司:无法核实

    在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初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中,金力泰的最新回复,或将该股权代持纠纷谜题解开的时间继续拉长。“公司无法核实股权转让过程中是否涉及代持情形、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安排,无法就代持股份的原因、对代持关系的后续安排进行说明。”纠纷源自一起股权转让相......

    来源自中国证券报2022-11-26

免责申明:天下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不代表天下百科立场。如您发现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