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房天下APP

扫码下载房天下APP

房天下>百科>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相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房地产市场

编辑上传视频 房地产市场

从事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

房地产市场是从事房产、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房产包括作为居民个人消费资料的住宅,也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厂房、办公楼等。

所以,住宅市场属于生活资料市场的一部分,非住宅房产市场则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一部分。房产也是自然商品,因而建立和发展从事房产交易的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要求。

2020年1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说,2021年要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现状

在经历市场骤然下滑和政策端的迅速矫正之后,年末的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出新的形态。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房地产信用债发行规模为371.4亿元,相较于10月的130.01亿元,大幅度增长186%。该机构认为,“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环境正在转暖,矫正房地产融资过紧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但在房屋和土地交易市场,从业者的信心仍未恢复。虽然采取了降价措施,但典型房企的销售情况仍然不及预期,部分房企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岌岌可危。土地市场上,房企的拿地热情不足,在第三轮集中供地中,一些城市祭出国资背景的城投公司进行托市。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走势就像“过山车”。上半年开局良好,但随着信贷政策收紧,下半年市场转入低迷,部分房企也走到债务违约的边缘。此后,虽然监管层连续释放纠偏信号,但到目前为止,信心尚未传递到交易端。

融资端有喜有忧房地产市场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今年11月,房企信用债融资规模上升的同时,平均利率低至3.80%,比10月下降0.28个百分点。

这种变化是由于政策层面的微调所致。今年下半年,在严格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实施下,大量房企的流动性普遍紧张。从9月开始,监管层连续释放纠偏信号,要求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此后,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和房企开发贷款的发放均有所宽松。根据央行数据,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

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银行对开发贷的审批周期有所缩短,“下半年一些项目被停贷,现在又开始重启。”

但在海外市场,融资环境仍未真正改善。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11月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10.1亿元,相较于10月有所下降,海外债平均利率为13.50%,环比上升3.01个百分点。

该机构认为,房企海外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11月发行海外债的房企信用评级较低,导致融资成本偏高;二是近期出现个别房企违约后,海外投资者的偏好减弱,风险规避意识增强。

该机构还指出,海外债融资环境的改善主要依赖国内融资环境及房地产市场的恢复,表现相对滞后。未来几个月,随着国内融资环境改善及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海外债融资环境或许会逐步改善

拿地热情仍然不足

房地产市场
流动性不足,对房企的拿地热情带来了直接影响。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显示,今年11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91.4%,环比下降72.3%,为2021年各月降幅最大,拿地总额亦创单月新低。

其中,今年前11月,50家代表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为25.1%,较去年同期下降9.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部分热点城市开始推行集中供地政策,虽然土地出让节奏与以往不同,但首轮集中供地的热度仍然颇高。随着信贷政策收紧,以及出让条件趋于严苛,第二轮集中供地出现大幅降温现象,流拍、流标的比例明显攀升。

今年10月以来,第三轮集中供地也陆续展开。虽然出让门槛有所降低,流拍现象尚未出现,但第三轮集中供地的整体溢价率仍然不高,底价成交是目前的主流。

“一是企业手上没钱,公司总部对预算卡得很严,很多城市公司没有足够的拿地预算;二是很多地块盈利前景并不好,因为总体地价还是偏高,而且限制性条件比较多,企业赚不到钱。”前述房企人士表示。

他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预期偏悲观。虽然政策端已经有所改善,但从企业的实际感受来看,总体改善幅度有限,大部分房企仍然处于观望状态。

事实上,若剔除政府托底的因素,第三轮集中供地的实际成交情况更为惨淡。公开信息显示,在第三轮集中供地中,民营企业的参与度有所下降,地方国资背景的城投公司开始登台。其中,在无锡成交的20宗土地中,政府平台取地17宗;在南京成交的31宗涉宅供地中,18宗为政府平台公司摘牌。

年末翘尾行情难现

在需求端,购房者的热情也未真正恢复,这也使得商品房交易继续下挫。以北京为例,今年11月,北京新建住宅网签4844套,二手房住宅网签11851套,同比分别下降16.9%和31.4%。

从月度成交量看,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数仅高于国庆长假影响的10月,为年内次低。

今年上半年以来,北京楼市成交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从7月开始,交易量逐月下滑,一些区域的成交均价也出现下降。

这也可以看作热点城市楼市的缩影。根据公开数据,随着信贷政策的收紧,热点城市的成交量普遍在下半年出现下滑。如今,虽然信贷政策已有所改善,但信心仍未传递到市场末端,多数城市的成交量仍在下滑,价格也由涨转跌。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今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从涨跌城市个数看,有53个城市环比下跌,超过半数。

由于量价表现均不佳,房企的销售也受到影响。前述机构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1月,32家代表性房企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83%,前两年该值均超过90%。该机构认为,在仅剩的一个月时间里,企业要完成剩余17%的任务,难度很大。

出于年度考核和财务决算的考量,房企通常在年末加大销售力度,并使得市场出现惯有的“年末翘尾行情”。但多数受访者认为,从今年的情况看,企业虽有动力改善销售,但翘尾行情已很难出现。

基本定义

房产市场是以房产作为交易对象的流通市场,也是房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房产市场流通的房产,是有一定的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房屋财产。

狭义的房产,是指已经脱离了房屋生产过程的属于地上物业的房屋财产;

广义的房产,是指房屋建筑物与宅基地作为一个统一体而构成的财产,亦包含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在内。

历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5192亿元,增长13.4%,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8%。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258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8704亿元,增长6.4%,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0%。

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4595亿元,增长0.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

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比2013年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增长9.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7%。

市场行情

价格变化

2013年2月,是中国楼市的传统淡季,然而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面上涨的就有66个,楼市呈现出一幅淡季不淡的景象。

就新建商品住宅而言,从环比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6个,最高涨幅为3.1%。

从同比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8个,上涨的城市有62个,最高涨幅为8.2%。

新房相比,二手房市场同样红火。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6个,最高涨幅为2.2%;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9个,最高涨幅为6.7%。

2014年,关于房地产市场的看空言论骤然增多。地产危机爆发、楼市“崩盘”、楼市“拐点”、房企破产倒闭等词句不断地出现在纸媒和网络上。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房地产企业们可能猛然间发现,他们身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应了那句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眼下,各路房企分头出击,谋求淡市下的自我救赎,寻求再增长的动力。

经过多轮调研与监测,有关部门认为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未来将侧重于“释放住房需求”。此外,多个渠道的信息显示,为了配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支持和鼓励合理自住住房需求,有关部门将继续发挥好市场化手段的作用,研究“继续改善居民住房消费的金融服务”。

在释放需求的具体方式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限购层面,除一线城市外,限购政策松绑可能成为趋势。此外,应继续合理运用信贷、税收等市场化手段。此前诸多储备政策已在酝酿,不排除下半年选择合适时机释放政策信号。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多次赴地方调研,除调研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之外,还对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解。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在某次座谈会上,有关部门曾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做出判断,即市场总体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未来将侧重于“释放住房需求”。

2014年以来,我国国房景气指数逐月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放缓,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跌城市不断增加。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断加深,各地地方政府从6月开始取消限购,不断放松调控,央行也最终放松首套房认定政策,释放改善性需求。2015年,房地产新常态下的投资增速预期会进一步下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价会继续进行合理回归,开发商应继续以量换价,加快去库存化。在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前,差异化行政调控政策不应完全从一线城市退出。地方救市应考虑长期效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2012年数据

201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均同比增长,累计销售额为53526亿元,同比增长9.1%,自8月起由下降转为上升且增幅不断扩大,累计销售面积为917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为2012年以来首次同比上升,但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分别为16.0%和8.5%。

单月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分别在6月和7月结束了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下降,保持同比上升且增幅扩大,11月增速分别为38%和30%,是2012年单月最高水平。

2012年1-11月,各类城市成交量均有所增长,其中过去两年受影响程度大的一线城市回升力度最为显著,同比增长36.5%;二、三线城市同比分别增长28.6%和15.3%。与历年同期相比,各类城市月均成交量均为2008年以来仅低于2009年的次高水平,其中一线城市与2009年同期相比降幅超过40%,二线城市下降11.7%,而三线城市基本与2009年水平持平,仅下降2.6%。

基本分类

土地历来都是生产要素,因而从事土地买卖、租赁、抵押活动的地产市场,也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永久出让土地所有权是不允许的。因此,一般说来,地产市场的交易活动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或租赁。房地产市场按照不同标准,不同方法,可作出不同的分类。

《新婚姻法》使楼市快速发展,达到上涨趋势。

交易对象

从交易对象区分,房产市场可划分为住宅市场与非住宅市场两大类。

住宅市场是房产市场的主体,根据住宅的档次,可细分为豪华型、舒适型、经济实用型和保障型四个不同层次的市场。

非住宅用房市场进而可细分为办公、商用、厂房、仓库等具体市场。

组成要素

(1)土地使用市场。是按国家对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获得土地使用权者将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场所。

(2)房产市场。是指房产的转让、租赁、抵押等交易场所,包括房屋现货和期货的交易场所。

(3)房地产资金市场。是指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信贷、抵押贷款、住房储蓄、发行股票、债券、期票,以及开发企业运用商品房预售方式融资等市场行为。

(4)房地产劳务市场。是指物业管理,室内外装饰、维修、设计等活动的市场。

(5)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房产流通

(1)房地产一级市场又称土地一级市场(土地出让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市场,即国家通过其指定的政府部门将城镇国有土地或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后出让给使用者的市场。房地产一级市场是由国家垄断的市场。

(2)二级房地产市场,又称增量房地产市场。是指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把新建、初次使用的房屋向消费者转移,主要是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

(3)三级房地产市场,又称存量房地产市场。是购买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再次将房地产转让或租赁的市场。也就是房地产再次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也包括房屋的交换。

二、三级房地产市场是一级房地产市场的延伸和扩大,起促进市场繁荣的作用。

主要特点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高度层次性和差别性 由于人口、环境、文化、教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在各个区域间的需求情况各不相同,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所及往往限于局部地区,所以,房地产市场的微观分层特性也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土地的分区利用情况造成地区及一个城市的不同分区,不同分区内房产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分区内建筑档次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多样性

房地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用途的建筑物,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交易。交易方式不仅有买卖、租赁,还有抵押、典当及其他的让渡方式

双重性

由于房地产可以保值、增值,有良好的吸纳通货膨胀的能力,因而作为消费品的同时也可用作投资品。房产的投资性将随着收入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不平衡性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状态是经常会发生的。虽然价格和供求等市场机制会产生调整供求之间的非均衡态的作用,但随着诸多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原有的均衡态将不断被打破,因此,房地产市场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性将长时期存在,而均衡始终只能是相对的。

股票市场

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全国统一市场,而是一个分散的、区域性分割的市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每个地区的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各自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不同。因而中央不可能像调节股票市场那样,直接调节区域性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是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

房地产业是政府监管最严的行业之一。因为政府控制土地,它通过土地供应和城建规划,把住房发展纳入其中,从而直接控制该地区的住房发展模式。一个楼盘从选址、设计、建造、验收到销售,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地方政府的严格审批和监督。显然,对房地产市场的微观调控已经是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主要作用

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业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并可带动建筑业、建材工业等诸多产业发展。房地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及时实现房地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提高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房产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房产市场能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行业体系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处于主体地位。

调控作用

第一,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科学的能够有效保护竞争的规则。

房地产市场既具有普通商品市场运行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土地的有限性、房产的不动产性、资本的密集性,以及受地理位置影响等特殊性。此外,中国房地产进入市场交易的时间较短,不到20年的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的投资主体和需求主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些都要求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既防止垄断,又防止过度竞争;既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又有效地防止其盲目性,以确保房地产市场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序运行。

第二,由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保护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育。

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的不成熟性和诸多幼稚性,大多与市场发育不成熟有关,因此,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保护和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育,而不能将它一棍子打死。当然,政府保护和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并不意味着政府要直接参与或代替市场,而是要保持政府的独立性。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市场,就难以保持其公正的“裁判员”身份,就难以制定公正客观的规则和制度。不少地方政府热衷于搞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本身无可厚非,但一些政府借经营城市之名,实则行开发房地产之实,或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搞旧房拆迁、圈占农民土地,再加上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实行批租制,没有采取公开的竞价招标制度,导致土地市场的混乱,因此,也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调控市场,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经济手段需要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总量来看,价格上扬表明房地产总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要抑制价格的过快上涨,一方面要加大开发力度,增加供给;另一方面,要控制需求。控制需求并不是控制一般的以家庭居住为目的的消费性需求,而是要控制以投机或炒作为目的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对投机性需求或炒作性需求进行抑制,也不宜采取行政办法,而是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如提高房贷利率,课以较高的税率,从而增大投机成本,减少投机性需求。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来看,中国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有大量住宅卖不出去,空置率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积压1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超过了1亿平方米。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严重供不应求。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对开发大面积的高档商品房乐此不疲,对小面积的经济适用房则不感兴趣。要解决结构性失衡,就需要增加开发商开发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而且严格限制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开发超大面积住宅或将经济适用房转变为普通商品房。因此,可采取对建设经济适用房征收较低的税率,对修建豪华住宅要征收高额税率;对购买普通商品房征收较低税率,对购买豪华住宅则征收高额税率。

第四,将对经济适用房的“暗补”改为“明补”。中国采取先补贴开发商并要求以较低价格卖给中低收入家庭的方式开发经济适用房。

其结果,要么是开发商不执行政府的规定,私自抬高价格,以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卖给需求者;要么富人跻身其中,享受不该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一些家庭拥有多套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就是明证。要解决经济适用房的错位现象,就需要将“暗补”改为“明补”,由补给开发商转变为直接补给中低收入者群体,中低收入者家庭可以完全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住宅。

第五,要及时准确地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推进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以避免盲目投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的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及时准确地收集房地产市场信息,这就要求政府跟踪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布信息,以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信息,作出决策。同时,房地产市场主体对政府发出的市场信号要有灵敏反应。如果市场主体对政府信号不灵敏或没有反应,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就会失效。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中相当多属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由于产权改革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对于盲目投资所产生的损失可以不负责任,因而必然对市场信号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从民营投资主体来看,他们往往更多地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盲从行为。因此,要建立房地产投资主体对政府信号的灵敏反应机制,就需要深化国有和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易涨难跌

财经证券评论员郭施亮发表评论指出,一般而言,房价是由土地价格和建筑物价格构成。对于土地价格,我们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土地出让金。先给大家看两组数据,一组是4月份的财政收入情况。另外一组是4月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根据数据显示,4月份中 央财政收入为5357亿元,同比下降2.2%。而地方财政收入是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另外,有资料显示4月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11.2%,此增速明显扩大。

以前期的国五条为例,当时条款中明确大幅提高首套贷款利率以及对出售自有住房按照转让所得的20%计征。然而,从今年三月下旬各地方颁布的细则措施来看,仅有北京勉强执行上述的条款,其余城市基本没有有效执行。可见,当前中国房价出现易涨难跌的格局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各项调控政策基本不会有效执行;其二是地方对土地出让金依赖严重,无法自拔。

沈阳新政

2020年9月6日,沈阳市房产局、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首付款须一次性支付,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贷”。

《通知》要求,严格住房用地出让溢价率管控。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等方式出让住房用地。房地产开发企业竞配建、竞自持部分不计入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成本。

《通知》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因企业自身原因未按规定实施开发建设的,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同时禁止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参股的其他企业在沈参与竞买土地从事房地产开发。


推荐新房(1)

推荐二手房(111)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10000条)

查看更多
  • 陆挺:房地产市场或迎来出清!房地产市场见底了吗?

    陆挺:房地产市场或迎来出清!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市场波动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他表示,房地产市场今年或迎来出清机会,...

    来源自西安房小通阅读人数92024-02-01

  • 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动态简报:新年房地产市场观察

    摘要: 【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动态简报:新年房地产市场观察】浙江省在新年伊始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缩量趋势,本周共计拟出让7宗涉宅地块,总起价约19.4亿元。涉及城市包括温州瑞安市、金华、衢州等,其中瑞安市一宗地块起价超过1.8亿元。同时,宁波实施...

    来源自杭州房小顾阅读人数142024-01-08

  • 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3展望 明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将量价趋稳

    2022年,多地疫情反复、多个期房项目停工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年初以来调控政策及信贷环境不断优化,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态势未改。四季度,多个监管部门接连释放重磅...

    来源自中指研究院阅读人数10652022-12-07

参考文献

1、樊刚: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 限购政策可适时退出北京我爱我家[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2、住房城乡建设部: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 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华网[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3、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4、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5、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6、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7、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8、寻求房地产市场再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9、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 释放住房需求或成楼市关注点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10、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调整 房价进行合理回归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21-01-14 16:22:50]

免责申明:天下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不代表天下百科立场。如您发现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